logo

圖解腦科學:解析腦的運作機制與相關疾病 人人伽利略23

作  者:日本Newton Press

譯  者:陳朕疆

出版日期:2021-02-06

 I S B N :9789864612314

叢書系列:人人伽利略科學叢書

規  格:平裝 / 全彩 / 176頁 / 21 x 27.5 x 0.8 cm

$500
★日本牛頓獨家授權,以圖解搭配文字,讓科學知識也能被一般讀者所了解,切中一○八課綱科學素養需求
★國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,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郭鐘金教授審訂/推薦
★解析腦的相關疾病如憂鬱症、阿茲海默症、腦中風等的成因與預防方法
★整理腦科學的研究現況,掌握新知

  雖然科學的進展一日千里,但是科學家對腦的了解還很有限。近年來,在正子掃描等工具普及下,開始探索許多未解之謎。從日本牛頓授權的人人伽利略《圖解腦科學》,用一般人也能理解的方式,一探學習與記憶的形成機制、以及相關疾病的成因及預防方法等,也針對大家常見的網路迷思做解說。

  -天才的腦有什麼不同?人為什麼會從睡夢中得到靈感?
  -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?聽說一般人只用了腦的10%?
  -阿茲海默症是什麼?人為何會有憂鬱症呢?
  -IQ是怎麼測量出來的?智力測驗真的準嗎?

  每個人的腦都是獨一無二的,對大腦的認識越多,在面對阿茲海默症、腦中風、憂鬱症等腦相關疾病時,也更能採取適當的應對方式。《圖解腦科學》依序整理疾病成因、最新治療方法與研究過程等,讓讀者更方便吸收。

系列特色

  1.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,以精美插圖、珍貴照片以及電腦模擬圖像,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,淺顯易懂。

  2.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,縱向深入閱讀,橫向觸類旁通,主題涵蓋天文、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命科學等領域。

  3.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,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。
一、腦科學的最新研究
腦科學的現況
腦的基本結構
神經細胞
腦的發育
隨著成長而改變的神經迴路
接受診療的神經細胞
腦科學研究會用到的技術
記憶與學習
樹突棘的變化與記憶的性質
機器人與腦、心理的運作機制
學習能增加腦容量
腦如何處理資訊
從腦中讀取影像的技術
腦部活動無法自我察覺
Topics 能將腦部活動影像化的fMRI
專訪 小川誠二 博士
專訪 岡野榮之博士與宮脇敦史博士
 
二、天才的腦
天才的定義
睡眠與靈光一閃 ①∼②
愛因斯坦的腦 ①∼②
學者症候群患者的驚人能力
造成學者症候群的原因
學者症候群患者的記憶力
藉人為方式提升能力
職業棋士的腦 ①∼②
小腦與直覺
天才的本質
Column1 喪失才華的學者症候群少女
 
三、腦的疾病與治療
PART1/阿茲海默症的最新研究
什麼是阿茲海默症
記憶的機制
原因 ①∼④
目前的治療藥物
抗類澱粉蛋白β抗體
新藥研究
早期診斷.早期治療 ①∼②
Q&A
特別對談
 
PART2/認識腦中風
腦中風的徵兆
腦中風的分類
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
腦梗塞的治療
腦中風的復健與再生醫療
 
PART3/認識憂鬱症
憂鬱症的病因
憂鬱症的致病機制
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機制
認知行為療法
診斷、治療、預防
 
PART4/近在你我身邊的依賴症
隨處可見的依賴症
依賴症的界線
想否認的心理
報償機制與精神依賴
興趣窄化
身體的依賴性
藥物療法
孤立之病
Q&A
 
四、日常生活中的腦科學
Topics 腦如何判斷得失
Topics 與智力相關的謊言與真實
Topics 留意腦的傳言「迷思」!
  我們的身體由許多精密的器官與系統所組成。每個器官與系統,都是億萬年的生命演化長河所塑造,是大自然智慧的具體結晶,在在值得我們欣賞、思索、與讚嘆。而如此精妙的人體之中,腦的構造尤其引人注目。
  
  人腦和其他哺乳動物相較,乃至於與我們親緣最近的靈長類,甚或「分家」僅數百萬年的黑猩猩,顯然有著重大的不同。這造就了我們獨特的思緒,也是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」 的主要生物科學基礎。

  在「人人伽利略」圖文並茂的內容中,對這已經獨特演化,顯然還在持續演化的腦,就其結構元件、功能表徵、疾病狀況以及訛見謬思等等,做了一個廣泛的基本介紹,對並非鑽研腦部研究或其疾病治療的一般大眾而言,是非常好的入門讀物。尤其以大量圖解來協助文字的演繹方式,能協助讀者具體掌握一些抽象觀念,是一般科普書籍比較少有的特色。

  此書的所有章節,都很值得讀者們細細閱讀、在不同章節之間來回印證與思考。不過,在這裡我想要特別提一下,此書的最後一個單元是關於以科學方式破解與腦部或智力相關謠言,在這個網路發達、資訊爆炸的時代,眾口鑠金的現象較諸以往,更加容易形成,所以這單元的所占篇幅不是最多,卻可以提醒大家,對於周遭流入的各種資訊,不要就以「大家都這麼說」便全盤接受或信之不疑。而是要以自己的知識與邏輯訓練,鞭策自己,再做一些深入思考,或與親朋好友深入切磋,對其做出判斷或修正。畢竟這應該才是科普讀物與科普教育的最初緣起與最終期待。

  希望大家藉由自己的腦來閱讀此書的同時,能更進一步體會腦的精妙與絢麗,也就是以自己的腦,來更加欣賞、思索、與讚嘆自己的腦。更希望大家因此能夠更加珍惜與熱愛我們的腦,以及如許繽紛的生命與自然。

國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,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郭鐘金教授審訂/推薦